“‘廣西速度’,必須是尊重經濟規律、有質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續并且是實實在在的速度!”
“實實在在的速度”,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后成為熱詞。
“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,必須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、優化經濟結構中實現增長,不能有水分,不能有虛火。”全區經濟工作會議釋放出重要調整信號。
2013年的廣西將更加注重“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”,“質量”與“效益”的提升將成為“廣西速度”的新動力。
看來路,找差距——
“廣西與發達省區的差距,不僅表現為總量的差距,更重要的是結構和質量的差距”
往前看,形勢嚴峻復雜,世界經濟低徊不前的迷霧仍驅之不散;回望自身,底子薄,產業結構不合理,科技創新支撐能力不足……
如果運用“底線思維”進行分析,前行中的廣西經濟列車顯然滯障不少。
但其中關鍵,是經濟結構和經濟增長質量上存在的差距!
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,自治區黨委書記彭清華細細分析廣西幾個支柱產業的現狀。
——鋁工業。工業經濟結構中,資源性的工業占的比重大,初級產品多,產業鏈不長,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不高,市場競爭力和抵御風險的能力比較弱。我們賣出去的是初級產品,附加值比較低,應對風險能力不強。
——蔗糖業。廣西蔗糖產量占全國總量的62%,但是我們卻沒有大的糖果廠、飲料廠,都是把白糖作為原料賣到上海、廣東等地,又從這些地方買回糖果和飲料。
——桑蠶產業。廣西桑蠶產量占全國產量40%,同樣也是把白絲原料賣到江蘇、浙江,又買回他們生產的絲綢等各種產品。
“所以我們產業結構調整的方向和重點要在做好精細加工、延長產業鏈、提高附加值上下工夫,要在發展專業園區上下工夫,實現產業的聚集發展、專業化發展。”彭清華說。
過去幾年,是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“黃金期”。此階段,廣西完成了歷史上數量最多、規模最大的重大項目投資。依靠投資上的大投入,廣西實現大建設、大發展,邁入“GDP萬億元俱樂部”。
與此同時,廣西也邁入經濟發展的一個“分水嶺”。
“從世界經濟發展軌跡看,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,是一個國家或地區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坎。”廣西大學商學院經濟學教授李欣廣說。
據初步預計,2012年及明年,廣西人均GDP將摸到此4000美元的門檻。“人均GDP超過4000美元的國家和地區,在向高收入國家和地區行列邁進時,面臨著幾個必須跨過去的‘陷阱’。”李欣廣說。
首先,是產業結構的調整,應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轉變;其次,經濟發展動力結構發生新變化,要逐漸放棄“以資源促發展”、“以市場換技術”、“以利潤換資本”等要素驅動和投資驅動的發展方式,由主要依靠投資驅動逐步轉向依靠創新驅動,技術創新逐漸成為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。
回望廣西:產業結構不合理,區域發展不均衡,科技創新動力缺乏;投資驅動型產業發展遇到瓶頸,融資難、用地難、招工難等問題越來越突出……
廣西經濟列車前行至此,面臨著十字路口。
“此時,若再不對經濟結構作出調整,結構性的經濟失衡將拖慢經濟社會發展的腳步。”李欣廣說。
今年的全區經濟工作會議完成了此一重要的使命轉變:將提高增長質量作為中心議題,提出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,必須牢固樹立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的理念。
“在調結構、轉方式、抓改革上謀求突破,可謂正中要害,也恰逢其時。”李欣廣說。
望前路,找對策——
“以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為中心,實現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”
“‘廣西速度’必須高于全國平均水平,同時必須是尊重經濟規律、有質量、有效益、可持續并且是實實在在的速度!”
這一表述和轉變無疑值得期待。但經濟質量不像經濟增長一樣,有一些簡單的數據可以衡量;抓經濟質量和效益,也不是簡單粗放的經濟擴張,不能靠大舉推出政府主導投資的“鐵公基”項目來維持可觀數據,靠施“膨大劑”來擴張產業,撒“胡椒粉”來搞投資……
“如何突破經濟結構調整的難點,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,必須對此認真思考、深入研究,拿出切實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。”全區經濟工作會議提出。
“加快產業結構調整,將是明年廣西經濟的重點。”廣西財經學院副教授梁玉說,產業結構調整的重中之重,就是要加快工業化進程,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,要深入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的深度融合,化解產能過剩,要通過市場的倒逼機制,能源的倒逼機制,環境的倒逼機制,來推動產業的轉型升級,加快發展千億元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。
要增強創新驅動發展新動力,以自主創新推動經濟轉型,這也將是明年廣西經濟重點。梁玉認為,廣西現在經濟發展方式依然粗放,生態環境的瓶頸制約非常嚴重。因此,必須要從過度依賴資源消耗,轉向主要依靠科技創新、管理創新、人才優勢發揮,依靠科技進步推動經濟可持續發展。
自治區科技廳有關處室負責人表示,自治區已經出臺了一整套《關于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加快建設廣西創新體系的實施意見》,其中亮點,是支持企業牽頭實施產業目標明確的重大科技項目等新思路。
“自主創新的重點其實在企業,只有企業才能真正把新技術和市場需求結合起來,從而從源頭推動產業升級。”該負責人表示。
需要更深一層思考的是,抓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,與簡單、粗放的增長方式不同,更需要是經濟結構的均衡性、經濟體制的健全程度、經濟自由度、經濟社會的持續發展前景等各方面因素均達到更高水平。
“一言概之,在‘實實在在的增長’目標的牽引下,時局的關鍵,指向了改革的整體推進,需要全面深化體制改革的‘頂層設計’。”著名經濟學家、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鐘朋榮在近日參加中國(南寧)經濟發展論壇時表示。
加快轉變政府職能,建設服務型政府,打破部門行業利益固有格局,扎實推進政企分開、政資分開、政事分開、政社分開,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……
在全區經濟工作會議上,自治區黨委、政府所作的新表述、提出的新目標,更讓全區人民多了憧憬、多了期待。